姓  名:
鐘傑
職  稱:
副教授
研究領域:
病理心理學 心理動力治療
聯系電話:
010-62769185
通信地址:
beat365哲學樓 100871
電子郵件:
jzhong@pku.edu.cn

教育與學曆:

2003,獲得教育學(臨床心理學專業方向)博士,beat365心理學系(現beat365官方网站)

1998,獲得臨床醫學學士,蘇州醫學院臨床醫學系

職業與職務 :

beat365心理學系(現beat365官方网站)副教授

beat365心理學系(現beat365官方网站)科研秘書(2004-2007)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委員(From 2010)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注冊系統注冊工作組委員(From 2007)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注冊系統注冊督導師(From 2007)

中國心理學會臨床心理學注冊工作委員會 副主任委員(From 2018)

國際人格障礙研究會(ISSPD)會員(From 2007)

國際精神分析研究會(IPSO)會員(2008~2022)

國際精神分析協會(IPA)直屬會員(From 2022)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副主編(人格障礙)(From 2022)

臨床心理專業受訓背景:

2000-2004接受德中心理治療研究院精神動力性治療培訓

2005 香港中文大學心理學系臨床心理學研究室訪問學者

2007、2009 德國法蘭克福弗洛伊德研究院訪問學者

2008-2013 接受國際精神分析協會中國委員會培訓項目的培訓

教學經曆:

2003至今,在beat365心理學系(現beat365官方网站)和beat365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心理咨詢和治療理論與實務、心理測量、高級心理測量、心理病理學、心理動力性治療等課程,同時擔任臨床心理學研究生臨床案例督導。

教學獲獎

2006beat365優秀教學獎

2008beat365中國工商銀行教師獎

2019年beat365“十佳教師”

參與或主持的科研項目如下:

1) 2003年,作為主要項目成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青少年社交焦慮的羞恥感模型與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錢銘怡,批準号:30070263)

2) 2004-2006年,作為主要項目成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社交焦慮恐怖症注意偏好理論及矯正方案的研究,項目負責人:錢銘怡,批準号:30370483)

3) 2006-2008,作為主要項目成員參與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中國大學生自我認知與羞恥感的關系及臨床應用研究,項目負責人:錢銘怡,批準号:30570608)

4) 2005年開始與香港中文大學梁耀堅教授合作從事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有關3個研究項目(均為香港中文大學及其心理系資助)。

5) 2005-2006,作為主要項目成員參與完成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航天醫學工程研究所合作項目《不同壓力下不同放松技術和不同提升自信方法效果的比較研究》(項目負責人:錢銘怡)。

6) 2007年10月-2009年10月,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北京市科技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心理創傷對服刑人員羞恥感、記憶和人格的影響及幹預》(批準号:Z0006081000007110)(項目經費:10萬)。

7) 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項目《羞恥感在邊緣性人格障礙病理機制中的地位與作用研究》(批準号:30900401)(項目經費:19萬)。

8) 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作為項目子課題負責人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心理疾患防治隊伍培訓和繼續教育的關鍵技術研究及示範》(批準号: 2009BA177B10). (項目經費:10萬)。

9) 2011年3月-2012年6月,作為項目負責人負責橫向合作項目《體驗式教育對兒童青少年社會能力和學習能力發展的影響研究》。(項目經費:15萬)。

10) 2012年7月-2013年12月,作為項目負責人負責橫向合作項目《金地集團中高層領導力測評及心理提升》。(項目經費:50萬)。

11) 2013.1- 2014.12,作為子項目負責人參與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基于學校-家庭一體化的縱向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導的應用示範研究》(課題号:2012BAI36B03),(項目經費:10萬)。

12) 2013年1月-2015年12月,作為項目參與人參加謝曉非教授主持的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非常規突發危機事件應急管理研究項目《危機情境中個體與群體的身心互動效能模型》。(項目經費:18萬)。

13) 2014-2015,橫向項目《心理危機幹預系統的效度研究》負責人,與北京心海導航科技有限公司合作。(項目經費:15萬)。

14) 2015-2016 橫向項目《心理成熟度量表的開發》負責人,合作單位:北京智鼎優源管理咨詢有限公司(項目經費:25萬)。

15) 2018-2019 橫向項目《反社會人格量表的開發》負責人,合作單位:北京醫學航空研究所(項目經費:5萬)。

16) 2019-2020 橫向項目《民警隊伍風險分析和音樂減壓課程開發項目》負責人,合作單位:深圳南山公安局(項目經費:25萬)。

17) 2020-2021 橫向項目《人格組織量表在飛機師招收中的應用開發》負責人,合作單位:北京醫學航空研究所(項目經費:50萬)。

目前研究領域 :

1 .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有關研究

2 .強迫症的實驗研究

3 .社交焦慮、羞恥感相關因素研究

4 .心理咨詢行業管理與專業機構構建

5 .壓力管理與心身健康

目前臨床實踐領域:

1. 邊緣性人格障礙、焦慮障礙的治療

2. 心理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療

3. 企業員工服務:針對企業員工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壓力管理咨詢

4. 高校和中學心理咨詢中心的構建與管理咨詢

5. 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學校心理咨詢

英文論著

Io, L., Wang, Q., Wong, O. L., Li, Z., & Zhong, J. (2023).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Invalidating Family Scale. Family process, 62(3), 1161-1175. (通訊作者)

Jin, M., Wang, Z., Zhou, Y., & Zhong, J. (2023). Exploring the impact of childhood maltreatment and BPD on impulsivity in crimes of passion. Frontiers in psychiatry, 14. (通訊作者)

Li, Z., Duan, Y., Liu, Y., & Zhong, J. (2023). Retrospective reports of perceived parental invalidation an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traits: The indirect effect of personality functioning. Personality Disorders: Theory, Research, and Treatment, 14(5), 584–589. (通訊作者)

Wang, Y., Li, Z., & Zhong, J. (2023).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of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STIPO- CH). BMC psychiatry, 23(1), 568. (通訊作者)

Wang, Q., Wang, Y., Liu, Y., Li, Z., & Zhong, J. (2022). Psychometrics of the Chinese Inventory of Personality Organization (IPO-CH). Bulletin of the Menninger Clinic, 86(4), 339-357. (通訊作者)

Jin, M., Wang, Q., Xu, X. J., & Zhong, J. (2021). Emotional, Physical, and Sexual Child Abuse in China: Prevalence and Psychological Consequence. Psychology, 12, 1325-1340. (通訊作者)

Liu, Y., & Zhong, J. (2020).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enn State Worry Questionnaire for Children in Chinese adolescents. Journal of abnormal child psychology, 48, 1499-1510. (通訊作者)

Zhong, J., Fan, F., Liu, Y. (2020). Cogitation on the Mental Health Service System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ental Health Promotion, 22(3), 199–202. (通訊作者)

Wang, Lanlan; Yuan, Chenmei; Qiu, Jianyin; Gunderson, John; Zhang, Min; Jiang, Kaida; Leung, Freedom; Zhong, Jie; Xiao, Zeping, (2014).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Chinese version of the Diagnostic Interview for Borderlines-Revised (DIB-R). Asia-Pacific Psychiatry. 6, 326–333 (共同通訊作者)

Zhong J. (2011) Working with Chinese patients: Are conflicts between Chinese culture and psycho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analytic Studies. 8(3): 218–226 (also in Gerlach A., Hooke MT, Varvin S. (Eds). 2013. Psychoanalysis in Asia. London: Karnac books, pp.125-136.)

Zhong J., Wang C., Liu J., Qin M., Tan J., Yi C. (2011).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Padua Inventory in Chinese college samples. Psychological Reports. 109(3): 803-818.

Zhong, J., You, J. Gan, Y., Zhang, Y., Lu, C Wang, H. (2009). The Relationship of job stress, burnout, depression and Physical health among Chinese university teachers. Psychological Reports,105,3,1-7;

Zhong, J., Wang, C., Li, J., & Liu, J. (2009). Penn State Worry Questionnaire: structure and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the Chinese version.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CIENCE B, 10(3), 211-218 (通訊作者)

Zhong J., Leung F. (2009). Diagnosi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in China: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Directions. Current psychiatry reports. 11: 69-73 (通訊作者)

Zhong J., Wang A., Qian M., et al. (2008). Shame, Personality and Social Anxiety Symptoms in Chinese and United State Nonclinical Samples: A Cross-cultural Study. Depression and anxiety. 25(5), 449-460 (通訊作者)

Zhong J., Leung F. (2007). Should 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e Included in the Fourth Edition of the Chinese Classification of Mental Disorders?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120(1):77-82 (通訊作者)

Zhong J., Qian MY.(2004). Behavior as a mediator in peptic ulcer patients: A structural equations model,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Supplement(5- 6): 452 (Meeting Abstract)

Huang Z, Wang M, Qian M, Zhong J, Tao R, Chinese Internet Addiction Inventory: Developing a measure of problematic Internet use for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2007,10(6):805-811

中文論著

王中瑞、⻩鑫、周穎、鐘傑. 激情犯罪他評檢查表的編制與信效度. 北京⼤學學報( ⾃ 然科學版), 2023, 59(6): 1035-1042. (通訊作者)

王中瑞、鐘傑. (2023). UPPS沖動⾏為量表在中學⽣樣本中的修訂. 中國臨床⼼理學雜志(05), 1171-1175. (通訊作者)

張⼜⽂、李佳璐、鐘傑. (2022). 回避型⼈格組織量表的編制. 北京⼤學學報( ⾃然科學版)(05), 959-966. (通訊作者)

陸雙鶴、張⼜⽂、隋曉爽、鐘傑 (2020)⻘少年⾃殺傾向量表測評⼤學⽣樣本的效度和信度,中國⼼理衛⽣雜志 34(1), 66-73 (通訊作者)

柳之嘯、李京、王⽟、苗淼、鐘傑 (2019).中⽂版⼉童抑郁量表的結構驗證及測量等值. 中國⼼理衛⽣雜志 27(6), 1172-76 (通訊作者)

劉樹瑜、章秀明、鐘傑 (2018)少年精神病态特質量表中⽂修訂版信效度研究,中國⼼理衛⽣雜志 32(8), 682-688 (通訊作者)

張⼜⽂、章秀明、鐘傑 (2018)DSM-5⼉童少年焦慮量表中⽂版的初步修訂,中國⼼理衛⽣雜志 32 (7), 552-557 (通訊作者)

張英俊、鐘傑 (2013).家庭⽆效環境在⼼理病理發展中的地位. 中國臨床⼼理學雜志.21(2):251-255 (通訊作者)

陳浩、鐘傑、劉⼀星、盧紅燕 (2011)⽶⽒邊緣性⼈格障礙檢測表在國内精神科臨床樣本中的信效度分析,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9 (5):595-597 (通訊作者)

李晨楓、呂銳、劉潔、鐘傑 (2011)基本共情量表在中國⻘少年群體中的修訂,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9 (2):163-166 (通訊作者)

王⾬吟、梁耀堅、鐘傑 (2008). ⽶⽒BPD檢測表在中國⼤學⽣⼈群中的修訂,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6 (3):258 -260 (通訊作者)

梁耀堅、鐘傑(2006). ⽤代際-腦-經驗模型理解邊緣性⼈格障礙的病理機制.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4 (3):258-262. (通訊作者)

鐘傑、秦沫、蔡⽂菁等 (2006). Padua量表在中國⼤學⽣⼈群中的修訂,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4 (1):1-4

鐘傑、譚潔清、匡海彥 (2005). ⾼、低強迫症個體的詞語再認差異,⼼理學報, 37 (6):753-759

鐘傑、錢銘怡 (2005). 潰瘍症狀⾃評量表的編制及信效度研究,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3 (2):134-137

鐘傑、錢銘怡 (2005). 中⽂形容詞檢測表的編制與信效度研究,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3 (1):9-13 鐘傑、聶晶 (2004). 強迫症的執⾏功能研究,中國臨床⼼理學雜志,12 (4): 420-423

鐘傑、錢銘怡 (2003). “⾮典”⼼理援助熱線來電初步分析報告,中國⼼理衛⽣雜志,17 (9):591-599

鐘傑、李波、錢銘怡 (2003). ⼤學⽣羞恥感、⼈格與⼼理健康的結構模型初步 究,中國⼼理衛⽣雜志,17 (1):956-960 (通訊作者)

錢銘怡、鐘傑、徐凱⽂. ⼤學⽣社交焦慮量表的編制,中國⼼理衛⽣雜志,2005. 19 (1):53-56

陳曦、鐘傑、錢銘怡. 社交焦慮個體的注意偏差實驗研究,中國⼼理衛⽣雜志, 2004, 18 (12):846-849

李波、錢銘怡、鐘傑. ⼤學⽣社交焦慮的羞恥感等因素影響模型,中國⼼理衛⽣雜志,2005. 15 (5):304-6

李波、鐘傑、錢銘怡. ⼤學⽣社交焦慮易感性的回歸分析.中國⼼理衛⽣雜志,2003, 17 (2):109-112

發表著述

錢銘怡、賈曉明、鐘傑、樊富珉、臧寅垠(2020).疫情期間心理援助熱線的建立與實施手冊,北京:beat365出版社

鐘傑、樊富珉、賈曉明、劉興華、臧寅垠(2020a).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的心理應對(視頻集),北京:beat365出版社、beat365音像出版社

鐘傑、樊富珉、賈曉明、劉興華、臧寅垠(2020b).護心抗疫:面對疫情的心理調适手冊,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

錢銘怡、樊富珉、賈曉明、鐘傑(2019).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機構與專業人員注冊登記工作指南,beat365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