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eaker:宋素濤 副教授

Time: 7月15日 9:00-11:00

Venue:騰訊會議 913-501-782

Host:彭玉佳 研究員

Abstract: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Therapy,CBT)被奉為社交焦慮障礙治療的“金标準”,但患者對 CBT的反應不同,約40%的患者對該療法不敏感,這提高了确定前瞻性治療方案的必要性。我将介紹我們在探索CBT對社交焦慮障礙幹預有效性的神經電生理預測标記與智能預測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通過采集被試在CBT幹預前後對基本表情及情境下表情加工的腦電數據,在時域、頻域及時頻域上探索CBT幹預有效性的神經電生理預測标記; 2)構建多維特征空間,利用傳統及深度機器學習方法在個體水平上對 CBT幹預的有效性進行預測;3)開發基于腦電數據的個性化診療方案預測系統平台。

Bio: 宋素濤,山東師範大學副教授。2012年畢業于北京師範大學認知神經科學與學習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博士學位,具有心理學與計算機科學交叉學科背景。擔任國際同行評審雜志Brain Structure and Function,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Emotion等雜志審稿人,國際腦成像組織(OHBM)會員,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會員。主要從事情感神經科學、情感與認知計算等相關研究。近年來的研究興趣為焦慮障礙及抑郁症患者精準醫療的神經生物标記研究、情緒加工障礙個體(如孤獨症、焦慮症、抑郁症)最優幹預方案的制定與選擇。先後主持和參與國家及省部級課題多項。發表SCI/SSCI/CSSCI等檢索論文40餘篇。


2023-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