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驅鄧中夏說過 :“五人團結一隻虎,十人團結一條龍,百人團結像泰山。”這說明了組織内部團結一緻和團隊凝聚力的強大力量。“商場如戰場”,現代商業組織要想擁有強大的生命力的戰鬥力,也必須要求組織和團隊内部擁有高的凝聚力,正如俗話所言:“多人同心,其利斷金”。那麼如何促進團隊凝聚力?團隊成員和團隊領導的哪些行為和特征又會影響凝聚力呢?

近期,王壘教授課題組在Current Psychology在線刊發了題為“Teammate conscientiousness diversity depletes team cohes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ra-team trust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eam coaching” 的研究論文。基于Mayer et al. (1995)的組織信任模型,該研究探讨了團隊成員盡責性差異對團隊凝聚力的影響過程以及領導教練行為在其中起的作用。


圖1 概念框架圖

該研究通過對某企業114個團隊的912名員工為期三個月的調查收集數據。主要發現有:

(1)團隊中員工盡責性的差異會削弱團隊内部信任,盡責心的個體差異越大,團隊内部的信任越低。這一結果的可以從信任模型的三個維度(能力,正直和友好)解釋:其一,盡責性直接與員工的能力(ability)高度相關,因此,當團隊中的成員盡責性差異較大時,團隊中高盡責性的員工容易對低盡責性的員工産生較低的信任感。其二,盡責性與個體的正直性(integrity)高度相關,正直性高的員工會更不相信正直性低的員工。其三,“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盡責性差異帶來行為模式的不同容易引發團隊内的沖突,進而降低團隊内部信任。

(2)團隊内部信任度低則會進一步削弱團隊凝聚力。“信任是人際關系的基石“,當團隊成員彼此不信任時,會削弱他們對團隊的歸屬感和積極情感,降低團隊内部凝聚水平。

(3)團隊領導的教練行為可以緩解這種現象。當團隊領導做出更多的教練行為時,團隊盡責性差異對團隊信任的負面影響會消失。團隊教練行為能夠幫助低盡責性的員工提升能力和工作效率,降低團隊成員在能力上的差異。另外,團隊教練行為可以促進團隊内的人際氛圍,這也有助于提高團隊内部信任,進而促進團隊凝聚力。

如何更好地促進團隊效能,如何更好地增強團隊凝聚力,以及如何更好的利用團隊差異等問題,是學者和實踐者關注的焦點。該研究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團隊差異、團隊信任和凝聚力的研究。這些發現對管理實踐也具有積極的意義。例如,領導應該及時關注團隊成員盡責性的差異,并做出相應的調整和幹預,這對維系團隊信任和團隊凝聚力非常重要。


圖2 領導教練行為的調節效應

該文第一作者鄭清為王壘教授研究生博士生,主要研究興趣涉及領導力、創造力、職業健康。

Qing Zheng & Lei Wang (2021). Teammate conscientiousness diversity depletes team cohesion: the mediating effect of intra-team trust 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team coaching. Current Psychology.

全文鍊接: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44-021-01946-7

 


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