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高考招生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高考張榜後,人們不免羨慕高分考生:别人家的孩子是怎麼教出來的?于是我們很感興趣去了解:父母在促進高中生學習中會起什麼樣的作用呢?

研究上,學業投入和學業倦怠是預測高中生學業成功的非常重要的指标。本研究揭示,父母教養方式、父母教育卷入程度都對高中生的學業投入和學業倦怠有影響,而其中的關鍵因素是學生所感知到的父母支持。父母權威式教養、父母在教育知識和技能上的高卷入都會讓學生感知到更多的支持,從而在學習中投入更多,也較少倦怠(母親支持的作用邊緣顯著)。然而,父母雙方對高中生的影響是不同的。比如更細緻的分析發現,感知到來自父親的支持,更容易帶來學業投入。父親對男孩和女孩的影響也不同。比如對于男生而言,父親在教育上更高的時間和精力卷入卻讓男孩子感知到較少的支持。因此,中國家庭在教育中要關注高中生的發展需求、性别角色等,進行心理上的因材施教。

2021年3月10日,beat365官方网站童佳瑾課題組的研究“The impact of maternal and paternal parenting styles and parental involvement on Chinese adolescents’ academic engagement and burnout”發表于Current Psychology雜志。童佳瑾博士是本論文的通訊作者,本文的其他作者均來自馬裡蘭大學。本研究得到北京市行為與心理健康重點實驗室的資助。

全文鍊接:https://links.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2144-021-01611-z


2021-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