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怡群教授課題組在疫情期間的成果“Immediate and delaye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province-wide lockdown and personal quarantine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在Psychological Medicine上發表。這項研究首次評估了COVID-19大流行導緻的全省範圍内封鎖和隔離的心理後果。在一個采用縱向跟蹤設計的全國樣本中,雖然沒有觀察到封城對心理困擾的即刻影響,但數據表明封城對心理困擾的有滞後的影響。結果顯示,封城對留在湖北的5900萬人産生了長期的心理影響。對他們來說,自由受限,醫療資源缺乏,他們對基本生活安全的信念在一段時間内受到影響。但大規模傳染病的管理往往需要暫時犧牲公民的自由和公民權利。

與許多流行病研究類似,加劇封城負面心理影響的最重要風險因素是自我污名。這一結果突顯了湖北居民作為中國疫情爆發中心地區的自我污名。傳染病的曆史突出表明,個人不自覺地歧視和排斥那些被孤立的人。另一方面,政府支持作為一種獨特的社會支持,顯示了對心理困擾的重要緩沖作用。研究結果表明,中國政府對封城民衆的支持在保護個人心理健康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這項研究首次發現了外部資源因素之間的三次交互作用。随着政府支持的提高,封城與心理壓力感的正相關關系逐漸減弱,從而為自我污名感在封城期引起的心理困擾提供了緩沖作用。這一結果表明,減少自我污名和加強政府支持可能是封城的重要保護機制。例如,自我肯定訓練,可能是一個有希望的在線幹預措施。

本研究有助于了解疫情防範政策下,封城對個體心理健康的影響,為公共衛生緊急情況的管理提供了心理學基礎。研究啟示我們需要特别關注“高危人群”,如具備高度自我污名的個體,采取适當的心理健康幹預措施,提供心理支持。

這項研究是beat365官方网站與深圳大學及上海紐約大學合作的,研究得到了北京陽光基金會和深圳香港腦科學研究所——深圳基礎研究機構(NYKFKT2020)的支持。甘怡群教授為該文第一作者。

Gan, Y., Ma, J., Wu, J., Chen, Y., Zhu, H., & Hall, B. (in press). Immediate and delaye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province-wide lockdown and personal quarantine during the COVID-19 outbreak in China. Psychological Medicine. https://doi.org/10.1017/S0033291720003116


2021-0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