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23日,《Cognition》在線刊出了beat365張航課題組與合作者的題為“Free-recall benefit, inhomogeneity and between-item interference in working memory ”的文章[1],研究者們借助鼠标軌迹追蹤研究了視覺工作記憶的動态提取過程,發現在這個過程中不同項目之間存在自發的相互幹擾;當人們能夠自由地決定回憶順序而不是按照指定順序來回憶多個項目時,項目間的幹擾将會降低,回憶的總體精度将會提高。

在視覺工作記憶的衆多研究之中,這項研究在方法上具有下列兩個特色。一是采用“全報告”(whole report) 的實驗任務,在記憶的提取階段要求人們報告之前記憶的全部三個項目,并且有機會按照自己選擇的順序來報告,而不是像同期的大多數研究那樣報告由實驗者選定的一個項目。二是在人們用鼠标選擇将要回憶的項目和回憶時全程實時記錄了鼠标的運動軌迹,用以反映記憶中的其他項目對于當前回憶項目的影響。借助全報告的實驗任務和鼠标軌迹追蹤記錄,研究者們聚焦于在先前的工作記憶研究中較受忽視的提取過程,重點分析了自由順序回憶和指定順序回憶的績效差異,及二者之間在項目間幹擾上的差異。


圖1: (A)全報告的工作記憶實驗任務,分為指定順序回憶(forced recall)和自由順序回憶(free recall)兩種條件。(B, C)自由順序回憶相比指定順序回憶,帶來了回憶精度的總體提升。

研究者們發現,同樣是依次提取工作記憶中的三個項目,自由順序回憶相比指定順序回憶,回憶精度總體上會更高。同時,鼠标軌迹分析顯示,在用鼠标點擊将要回憶的項目的方位時,即使人們隻是按照視覺提示去點擊(指定順序回憶條件),其運動軌迹也會受到記憶中其他項目所在方位的影響;而當人們自由選擇将要回憶的項目時(自由順序回憶條件),這種影響反而較小,選擇時間也會更短。在排除了單純的知覺運動的解釋之後,研究者們推斷,這種影響反映了工作記憶中多個項目在提取過程中的相互幹擾,而且幹擾的強度與記憶中不同項目的相對記憶強度有關。很可能是因為在自由順序回憶條件下,人們優先回憶保持更好的項目,從而最小化了記憶中其他項目對當前項目的影響,因此産生了比指定順序回憶條件更好的回憶績效。


圖2: 鼠标軌迹分析的結果顯示,自由順序回憶時的項目間的相互幹擾小于指定順序回憶時的項目間幹擾。

本研究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等基金資助。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李想曾為beat365官方网站本科生,現為紐約大學博士研究生。文章的通訊作者為beat365官方网站、麥戈文腦科學研究所、北大-清華生命科學聯合中心的張航研究員和中山大學的庫逸軒教授。

[1] Hao, Y., Li, X., Zhang, H., & Ku, Y. (2021). Free-recall benefit, inhomogeneity and between-item interference in working memory. Cognition, 214, 104739.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21.104739


20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