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智能技術深度嵌入工作與組織管理,讓員工在享受高效便捷的同時,也遭受到其帶來的壓力與沖擊,其中,最為典型的就是工作場所中信息技術更新與廣泛使用所帶來的信息技術壓力(technostress)。

信息技術壓力包括信息技術帶來的工作超負荷、信息技術複雜難懂、信息技術使用引發的工作不安全感等。信息技術壓力作為現代職場的一種主要工作壓力源,對員工的工作态度、行為表現和身心健康造成了負面影響。與此同時,研究技術壓力可能還會侵入到員工的家庭與個人生活領域,因為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使得工作與非工作領域之間的邊界變得越來越模糊。

陸昌勤課題組以工作需求-資源模型(job demands-resources model)為理論框架,探讨了信息技術壓力對員工工作-生活平衡的消極作用,并通過設計2個調查研究,獲得了一緻的研究結論:(1)過高的信息技術壓力會導緻員工無法平衡工作與生活;(2)員工的工作效能感會顯著降低信息技術壓力對工作-生活平衡(work-life balance)的消極作用,也就是說,相信自己有能力并有信心來完成工作任務的員工,可以有效減少信息技術壓力對個人生活的入侵程度;(3)工作效能感的積極作用是通過降低員工的情緒耗竭水平來實現的,表現為帶中介的調節效應模型。本研究把信息技術壓力的研究延展到員工的非工作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推進并豐富了信息技術壓力研究成果,同時,也為組織和個人如何有效應對信息技術壓力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從而盡力減少信息技術發展所帶來的“陰暗面(dark side)”(或稱消極影響)。

陸昌勤課題組2017級博士生馬繼昌同學為本論文的第一作者,加拿大魁北克大學Ariane Ollier-Malaterre教授為論文合作者。謝曉非教授在研究數據收集過程提供了幫助,表示感謝!該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支持,beat365官方网站陸昌勤研究員為本論文的通訊作者。

論文連接:

Ma, J. C., Ollier-Malaterre, A., & Lu, C. Q. (2021). The impact of techno-stressors on work–life balance: The moderation of job self-efficacy and the mediation of emotional exhaus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122, 106811. https://doi.org/10.1016/J.CHB.2021.106811


202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