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整體的穩定性與父母自身的特質都會影響父母的教養方式,進而影響孩子的發展。beat365官方网站李智研究員以第一及通訊作者的身份在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上發表的研究論文 “Family instability, parenting, and chil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Moderation by maternal sympathetic stress reactivity”發現,随着時間的推移,母親敏感性的變化受到兩個因素的顯著影響:家庭不穩定性與“家庭不穩定性與母親的壓力反應相互作用”,并由此間接影響兒童外化行為問題的變化。另外,通過區分母親教養的“冷”與“熱”背景(見下文),本研究發現家庭不穩定性通過母親教養影響兒童發展的傳導作用存在背景特異性。這些結果對于理解不穩定的家庭環境對父母和兒童的後續影響具有重要意義。
本研究基于差别易感性假說與環境生物敏感性理論,采用多方法(問卷調查、觀察)的縱向追蹤,探究母親在養育過程中敏感性的變化如何在家庭的不穩定性和兒童的外化行為問題中發揮作用。此外,本研究亦考察母親交感神經系統的壓力反應性如何與家庭不穩定性與母親敏感性的變化相聯系。本研究被試為235名平均年齡在2.97歲的兒童與母親,這些家庭經過相隔一年的兩次實驗室追蹤。家庭不穩定性、兒童的外化行為問題通過問卷測量,母親交感神經系統壓力反應性由母親對實驗室人際壓力的唾液澱粉酶(sAA)反應性測量。本研究分别在“冷”與“熱”兩個背景中觀察母親在親子互動中的敏感性。其中“熱”任務(“禁止玩玩具任務”)要求母親在實時互動中,禁止兒童玩對他們具有強烈吸引力的玩具。因此,該任務考察母親是否能夠實時監測兒童行為、執行規則,并根據兒童反應靈活調整策略,以幫助兒童控制自己并對抗誘惑。而在“冷”任務(“管教讨論任務”)中,母親與兒童讨論一個最近發生的兒童破壞規則的事件。該任務更傾向于考察母親是否能夠回溯式的(即兒童在當時沒有強烈的欲望破壞規則)、冷靜的、以及明确的向兒童解釋規則以及說理的能力。
潛在差分模型在兩個任務中均發現,家庭環境越不穩定,母親的敏感性在一年之中提高的越少(降低的越多)。其次,對于交感神經壓力反應更強的母親(即高sAA反應性)而言,她們教養敏感性的變化與家庭不穩定性之間呈現出更為顯著的相關。即,對交感神經系統反應性更強的母親而言,當處于更穩定的家庭環境中時,其教養敏感性會随着時間的變化增加更多;但當家庭不穩定時,母親教養敏感性同樣會下降更多。值得注意的是,隻有在“熱”任務中(“禁止玩玩具”),母親敏感性的變化才能夠進一步傳導到兒童的外化行為問題上。即:高壓力反應性的母親(高sAA反應性)受不穩定家庭環境的影響,在需要實施互動提供反饋的任務中表現出更差的教養行為,并繼而影響兒童表現出更多的問題行為。該研究結果證實了環境生物敏感理論,并證實了母親的敏感性對于家庭外部風險與兒童外化問題之間的間接作用,以及考慮母親敏感性的背景特異性的重要性。
論文鍊接:
Li, Z., Sturge-Apple, M. L., & Davies, P. T. (2022). Family instability, parenting, and child externalizing problems: Moderation by maternal sympathetic stress reactivity.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13.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oi.org/10.1017/S095457942200058X
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