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契約是組織與成員間沒有正式書面規定的心理期望,員工與組織通過組織——員工關系中的相互義務形成心理契約。但如果組織未履行一項或多項義務,這就會導緻員工産生心理契約違背,從而引發包括工作表現不佳在内的系列消極後果。因為,初入職場的新員工總是存在着對組織的各種期望與憧憬,所以也更可能遭遇到希望落差而造成的心理契約違背。因此,如何降低新員工的心理契約違約感,對于新員工的職業适應有着很強的實踐指導意義。姚翔研究員的課題組在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上的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入職壓力幹預(ROPES)能降低新員工的心理契約違約感。
這項研究從組織社會化的人際互動視角出發,采用現場幹預的實驗設計将73名新入職的護士分為兩組,其中一組接受2小時的入職壓力幹預培訓(ROPES組,n1=36),另一組接受與此無關的新員工崗前培訓(控制組,n2=36),在完成上崗培訓入職後的6月和12月分别追蹤他們的入職适應。研究結果表明,入職壓力幹預通過提升他們感知到的組織支持降低了心理契約違背,自我效能感調節了入職壓力幹預與工作壓力的關系,心理富足感調節了組織支持入職壓力幹預與感知到的組織支持的關系。這項工作證實了入職壓力幹預培訓能夠提升員工感知到的組織支持,并從而降低心理契約違約感。這項工作是姚翔研究員課題組在新員工适應領域中的系列工作成果之一,人民大學的李海蓉博士與姚翔研究員為本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
Li, H.†, Yao, X.†, Zhao, T., Lai, L.*, & Fan, J.* (2022). Testing the effects of a coping orientation program in reducing newcomers' psychological contract breach: A field experiment. Journal of Vocational Behavior, 138, 103786. doi.org/10.1016/j.jvb.2022.103786.
2022-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