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官方网站臨床與健康心理學系鐘傑副教授課題組在Psychopathology發表論文“Network Analysi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Features in Adolescence Using a Screening Tool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ample”, 呈現了青少年邊緣型人格特征(BPFs)的網絡模型,并闡明了網絡中核心的特征。鐘傑副教授為該文章的通訊作者,王倩(beat365臨床心理學博士)為第一作者,李姿蓉(現為美國西北大學博士研究生)為第二作者。
青少年邊緣型人格特征的網絡模型如圖1所示。結果顯示,在目前的青少年樣本中,身份認同紊亂和情感失調是最中心的邊緣型人格特征,它們在BPD的發展和維持中可能起到核心作用,這提示臨床工作者可以對這些核心特征進行預防和幹預。慢性空虛感也在網絡中處于較為中心的位置。青春期男孩和女孩的 BPFs 網絡在一些邊的權重上差異顯著,但在整體網絡結構上非常相似。這些發現進一步證實了在青春期進行 BPD 評估和診斷的必要性,并為進一步探索青少年 BPD 的心理病理機制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也為青少年BPD的治療提供了理論支持。
圖1 青少年邊緣型人格特征的網絡模型
該論文鍊接:Wang, Q., Li, Z., Zhong, J. (2024). Network Analysis of Borderline Personality Features in Adolescence Using a Screening Tool in a Chinese Community Sample. https://doi.org/10.1159/000535586
2024-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