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beat365官方网站劉興華課題組在學術期刊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發表題為“The role of attentional control in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for emotional di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longitudinal mediation analyses”的論文,揭示了注意控制在正念幹預緩解情緒困擾中的中介作用。
基于正念的幹預對情緒困擾的緩解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證實,然而,其中的起效機制卻并不清晰,而對機制的探索可以幫助臨床研究者區分幹預的特異性成分,起到提高幹預效果的作用。
目前正念的相關理論均強調了正念的多面性,而且注意控制是其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樣,在正念練習中,當注意跑走的時候,需溫和而堅定的再次回到對當下的呼吸或身體感受的覺察上。這表明,注意控制訓練可能是正念練習的核心操作之一。注意控制促進有效的注意部署,使得個體有選擇性地關注與目标相關的信息,忽視潛在的幹擾,因此,注意控制水平的提高可以幫助個體把注意集中到當下而不是沉湎于過去或未來的想法、感受或事件。
大量研究證明,正念幹預在改善注意控制和減少情緒困擾方面是有效的。此外,注意控制已被證明與焦慮和抑郁呈負相關。然而,在正念幹預緩解情緒困擾這一過程中,注意控制是否起到中介作用仍不明确。目前,關于注意控制在正念幹預中的作用的研究主要采用随機對照試驗(RCT)設計,但幾乎都是通過兩個測量時間點(幹預前和幹預後)來評估幹預對注意控制水平的提高作用,無法探索在幹預中的變化情況。
根據Kazdin(2007)關于幹預效果機制的成立标準,為了闡明注意控制的中介作用,有必要進行包含多個評估時間點的縱向研究。因此,在本研究為期49天的情緒困擾的正念幹預(MIED)中,我們設置了幹預前、幹預第3周、幹預第5周和幹預後四個測量時間點,探讨注意控制在正念幹預緩解情緒困擾中的縱向中介作用。
本研究共招募了498名高情緒困擾的參與者,随機分為49天的情緒困擾的正念幹預(MIED)組(N = 249)和等待對照(WL)組(N = 249)。在基線(T0)、第3周(T3)、第5周(T5)和第7周(幹預後,T7)評估個體的注意控制、焦慮和抑郁水平。
這項随機對照試驗的結果進一步支持了MIED幹預在降低抑郁和焦慮水平以及提高注意控制水平的有效性。研究還進一步探索了整個幹預過程中變量的變化,發現從第3周開始,注意控制、焦慮水平和抑郁水平均有顯著改善,但沒有明确的變化順序。此外,縱向中介分析發現了注意控制在MIED幹預減少焦慮和抑郁水平中的中介作用,具體來看,注意控制斜率顯著中介了MIED幹預對焦慮和抑郁水平斜率的影響。第3周的注意控制水平顯著中介了MIED幹預對第5周和第7周焦慮和抑郁水平的影響。第5周的注意控制水平顯著中介了MIED幹預對第7周焦慮和抑郁水平的影響。這表明,正念幹預可能通過增強注意控制水平來緩解情緒困擾,這也提示我們,在正念幹預過程中,注意控制的作用應得到臨床工作人員的關注和重視。
劉興華研究員課題組博士生王珍珍為本文第一作者,劉興華研究員為本文通訊作者。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71016,32371138)的支持。
參考文獻:Wang, Z. Z., Shalihaer, K., Hofmann, S. G., Feng, S.X., Liu, X. H. (2024). The role of attentional control in mindfulness intervention for emotional distres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ith longitudinal mediation analyses. Clinical Psychology & Psychotherapy, 31(3), e2981. https://doi.org/10.1002/cpp.2981.
論文鍊接:https://doi.org/10.1002/cpp.2981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