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孟祥芝課題組在中國心理衛生雜志上發表題為“漢語發展性閱讀障礙評估測驗的編制及效度和信度檢驗”的論文。

閱讀是一種将空間排列的視覺文字符号轉化成内部語音序列,并通過實時語音、語義聯結來獲取信息/意義的高級認知過程。閱讀是人類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也是兒童認知發展的基礎和重要領域,閱讀能力對于處于知識積累和認知發展關鍵時期的兒童尤為重要。世界範圍内約有5%-17%的個體存在發展性閱讀障礙,這些個體具有正常的智力、學習動機和基本教育條件,且沒有明顯的大腦器質性損傷,但其閱讀的流暢性和準确性顯著落後于同齡的典型發展兒童。

标準化閱讀測驗是基礎研究和臨床實踐中評估和診斷閱讀障礙的必要工具。本研究根據簡單閱讀模型以及美國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關于閱讀障礙特征的界定,編制涵蓋閱讀準确性、閱讀流暢性和閱讀理解的小學标準化閱讀能力測驗,用于評估發展性閱讀障礙。在1925名1-6年級兒童中檢驗結構效度、内部一緻性信度、複本信度,在63名典型發展兒童和26名發展性閱讀障礙兒童中檢驗重測信度。結果發現三因子結構模型拟合良好。測驗的效标關聯效度、内部一緻性信度、複本信度、重測信度均良好。對臨床樣本進行ROC曲線分析發現,閱讀商數(閱讀測驗綜合評分)的區分靈敏性和特異性分别為0.92和0.98。該評估測驗的效度、信度達到心理測量學要求,可用于基礎研究中對兒童基本閱讀技能的評估以及臨床實踐中對兒童閱讀障礙診斷的參考。

本研究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2371141)和教育部司局委托專項“閱讀障礙兒童教育支持路徑研究”的支持。


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