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教育領域,理解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影響因素一直是研究的重點。beat365官方网站蘇彥捷教授課題組的最新研究,探讨了環境資源、堅毅(grit)以及動機模式在學生創造力中的作用。論文《From no distinction to direction, the impact of motivation on creativity: The con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grit》于2024年8月6日在線發表于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JCR-Q1;中科院二區)。

研究團隊通過對47,278名中國學生的大規模問卷調查,系統探讨了環境資源、堅毅品質與不同類型動機對小學生到大學生日常創造力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環境資源和堅毅品質是所有年級學生創造力的顯著正向預測因子。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首次揭示了動機影響模式的動态發展:小學低年級學生尚未顯現清晰的動機取向,高年級逐步呈現受控制定向動機主導,而高中和大學階段則以自主定向動機為主導。

此外,研究指出,家庭與學校的環境資源通過激發學生的動機來間接影響創造力,而堅毅品質則為動機與創造力間的關鍵橋梁。這些發現不僅豐富了現有創造力動機模型的理論框架,也為教育實踐提供了基于年級差異的外部獎勵應用參考。

該研究不僅為理解學生創造力發展的個體與環境因素提供了理論依據,還為教育者與政策制定者提供了重要啟示。例如,研究建議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時應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發展階段适配不同的動機引導策略,如在小學階段強化外部動機的支持性應用,而在高中及以上階段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性。

作者信息與支持

論文第一作者為蘇彥捷實驗室博士生張悠然,通訊作者為蘇彥捷教授,王依甯博士後為本研究做出了重要貢獻。研究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資助(項目編号:32071075和32371111)。

Zhang, Y., Wang, Y., & Su, Y. (2024). From no distinction to direction: The impact of motivation on creativity—The contribution of environmental resources and grit. 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 53, Article 101609. https://doi.org/10.1016/j.tsc.2024.101609


2024-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