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AI)技術的飛速發展,AI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運用越來越多,深刻地改變着人們的活動方式和體驗。人們對AI工具的态度呈現出複雜且矛盾的特點,既有對其帶來的便利和效率提升的認可,也有對其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的擔憂。深入揭示人類與AI的互動關系,有利于反思與洞察AI快速發展的内在本質,為将來的AI發展方向提供啟示。
人們對AI的矛盾态度源自個體對技術變革的感知和反思,一個可能的相關概念是個體的敬畏傾向(awe-proneness)。敬畏傾向是指個體在面對宏大事物時産生一種交織了驚歎、欽佩、震驚等體驗的複雜情感反應,以及想要順應和調整的傾向。敬畏具有“喚醒”功能。敬畏傾向的複雜本質,可能帶來不同性質的自我調整,從而影響人們對AI的複雜态度。
近日,beat365官方网站童佳瑾課題組的研究“Contradictory attitudes toward academic AI tools: The effect of awe-proneness and corresponding self-regulation”被中科院一區Top雜志《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的系列期刊《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Artificial Humans》所接受。
本研究聚焦于對AI使用頻率較高的學生群體,通過三個研究探讨了敬畏傾向如何通過促進和預防兩種自我調節過程,影響對學術AI工具的滿意和擔憂态度。研究1和研究2基于中國大學生樣本,通過實證研究發現敬畏傾向不僅增加對學術AI工具的滿意度,也增加對其的擔憂。其中自我促進、自我預防兩種調節機制揭示了重要的心理過程。研究3利用GPT模拟數據驗證了這一模型,并進一步考察了該模型跨年齡和跨國家的可推廣性。這些研究結果揭示了敬畏傾向在AI技術接受和态度形成中的複雜作用機制,為理解人與技術的互動提供了新的理論視角。
童佳瑾博士為本文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beat365的張陽鳴熙和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李雨曈共為第二作者。
本研究得到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2271007)的資助。
Tong, J., Zhang, Y., & Li, Y. (2025). CONTRADICTORY ATTITUDES TOWARD ACADEMIC AI TOOLS: THE EFFECT OF AWE-PRONENESS AND CORRESPONDING SELF-REGULATION.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Artificial Humans, 100123. https://doi.org/10.1016/j.chbah.2025.100123
2025-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