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自己的過失丢掉很好的工作機會時,你會陷入深深的自責嗎?這種“嚴于律己”的心态看似推動成長,實則加劇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相反,自我關懷(在感知到不足、失敗或經曆痛苦時,給予自己關懷與憐憫) 能促進身心健康,幫助人們度過困境。以往提升自我關懷的方法大多都是較為長期、系統專業的訓練。然而,痛苦和失敗的到來并不會有預告,我們需要一種簡單易行的“心理急救包”來幫助度過艱難時光。

姜佟琳研究員課題組通過五項研究發現:敬畏體驗能有效提升自我關懷,并能夠預測更多自我關懷行為。這種效應獨立于一般積極情緒或單純的自然環境暴露,通過自我超越的中介作用實現。

與需要專業指導、耗時數周的傳統幹預不同,敬畏體驗可通過多種方式輕松獲取:觀看自然紀錄片、聆聽震撼音樂、戶外漫步,甚至回憶令人生畏的瞬間。這種“急救包”式的特性,使其适用于突發的心理困境。在壓力與不确定性并存的當下,這項研究為我們提供了一把打開自我關懷之門的鑰匙——敬畏不僅讓我們仰望星空,更教會我們以溫柔之心擁抱自己。

課題組博士生袁文穎為該論文第一作者,姜佟琳研究員為通訊作者。課題組本科生常駿垚(已畢業)與萊斯特大學商學院的姜峰副教授為本文章做出重要貢獻。該研究工作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32271127)和中英國際交流項目(32311530059)資助完成。

Yuan, W., Chang, J., Jiang, F., & Jiang, T. (2025). Be kinder to yourself: Awe promotes self-compassion viaself-transcendence. Emotion. Advance online publication. https://dx.doi.org/10.1037/emo0001495


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