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官方网站侯玉波課題組近日發表在APA會刊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Arts, and Creativity上的文章Bridging the gap through common features: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creative metaphors,通過大語言模型的語義分析,深入探讨了創造性比喻的語義聯想特征。
研究收集并分析了1212個由133名被試創作的比喻,通過探讨這些比喻中的本體(target)、喻體(base)及共同特征(common feature)之間的語義距離關系,揭示了比喻創作中的聯想整合過程。研究結果表明:創造性高的比喻通常表現出本體—特征、喻體—特征之間更大的語義距離;并且本體—特征的語義距離大于喻體—特征的距離,我們将這種距離差異命稱為信息差。研究揭示比喻通過共同特征連接本體和喻體,制造出信息差,并最終促進了比喻的創造性。
研究支持了創造力的聯想理論和概念隐喻理論。說明比喻的創造力來自對遠距概念的聯想和整合。這一發現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詩意時刻以及其中的聯想認知過程,并強調了比喻創作對激發聯想思維的重要性。
課題組在讀博士生楊天宸和beat365外國語學院在讀博士生鄭馨桐為文章的共同第一作者。侯玉波為本文通訊作者。文章第三、第四作者分别為課題組已畢業博士董志文和課題組在讀博士生鄭堯。該研究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2271125)資助完成,文章鍊接:
Yang, T., Zheng, X., Dong, Z., Zheng, Y., & Hou, Y. (2025). Bridging the gap through common features: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creative metaphors. Psychology of Aesthetics, Arts, and Creativity. https://doi.org/10.1037/aca0000737
2025-03-06